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進入內容區塊

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全球資訊網

:::

公告事項

發布日期:114-09-12

更新日期:114-09-12

發布單位:刑事警察局公共關係室

詐團濫用政府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施詐 刑事局超前部署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
依據「165打詐儀錶板」最新統計,114年8月全國平均每日受理詐騙案件493件、財損新臺幣(下同)2億3,705萬餘元,較113年8月(685件、4億4,609萬餘元)分別下降28%與47%。雖然整體詐欺趨勢已有初步下降,但詐團手法不斷翻新,仍須高度警覺。另外,詐欺手法受理數前3名分別是:網路購物詐騙,占22.4%居首;其次是假投資詐騙,占13.98%;最後是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,占8.08%。若以財損金額來看,假投資詐騙仍最嚴重,占比高達47.16%;其次是假交友投資詐騙,占19.41%;最後是假檢警詐騙,占13.03%。刑事局提醒,「網路購物詐騙」案件數持續升高,歹徒常透過社群平台、拍賣網站或不明購物網站刊登低價商品誘使下單,之後再以加收運費、補差額或系統錯誤為由要求多次付款,甚至收款後立即失聯,讓民眾血本無歸。警方呼籲,網購務必選擇可信賴的官方網站或知名電商平台,避免貪便宜點擊不明連結,遇到先付款再出貨或對方急促催促匯款時應特別謹慎,並建議多利用第三方支付方式降低風險。

《韌性特別條例》已三讀修正通過,政府將編列特別預算執行「普發現金」措施,統計114年迄今,尚未有民眾報案遭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名義詐騙,但是7月12日曾接獲檢舉假冒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發送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之釣魚簡訊,除由刑事局通報將網站停止解析外,更立即循線查獲發送簡訊的假基地臺設備。為維護政府之公信力及防範詐騙集團濫用此美意結合詐騙手法施詐,刑事局尤其提醒民眾注意下列3種手法:

一、假檢警詐騙:以郵局通知有人冒領「普發1萬元」為開場,隨即將電話轉接至假警察或檢察官,聲稱被害人涉及洗錢或重大刑案,進而要求交付提款卡、存摺、OTP簡訊密碼,甚至以面交方式繳交大額現金。過程中,歹徒刻意宣稱偵查不公開,阻斷被害人向他人查證之機會。

二、騙取金融帳戶詐騙:假稱協助「普發1萬元」登記或代領,要求被害人寄送提款卡與密碼,或借用帳戶進行金流操作。此舉使帳戶淪為詐團人頭帳戶或洗錢工具,受害人不僅蒙受財損,更可能被列為警示帳戶,衍生信用與法律責任風險。

三、釣魚簡訊(惡意連結)詐騙:詐騙集團常假冒政府機構名義發送簡訊或連結,以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、「立即登記」等字眼誘導民眾點擊,藉機竊取個資與金融資訊。

刑事局強調政府不會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取登入,亦不會要求至ATM或網銀操作轉帳,民眾應牢記不點擊、不填輸、不匯款、不轉傳,一切以官方資訊為準。

刑事局已結合各警察機關組成打擊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詐欺專案小組,主動蒐報相關詐騙簡訊、社群媒體帳號、廣告、偽冒網站等資訊,或於接獲民眾報案時,立即通報將涉詐門號停(斷)話、涉詐帳號停權、網站停止解析,阻斷涉詐資訊傳遞,並指派專責隊立案溯源偵辦,將相關犯嫌查緝到案,以達嚇阻效果。刑事局也會依政府官方公開資訊,持續於165打詐儀錶板、165 LINE官方帳號、165臉書粉絲專頁、刑事局IG與YT官方帳號等,加強推播最新詐騙案例、宣導影片,強化民眾識詐能力。

刑事局再次提醒民眾隨時查閱「165打詐儀錶板」(https://165dashboard.tw/)的案例故事,並且於發現「普發現金1萬元」詐欺資訊時,主動向數位發展部「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」(https://fraudbuster.digiat.org.tw/)或「165打詐儀錶板」點擊報案或檢舉進行通報,或撥打「165專線」檢舉,共同阻斷詐騙來源,守護財產安全。